大厂们别再摇一摇了 苹果要治你们(You)了
"大厂们别再摇一摇了 苹果要治你们了,这篇新闻报道详尽,内容丰富,非常值得一读。
这篇报道的内容很有深度,让人看了之后有很多的感悟。
作者对于这个话题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,呈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。
这篇报道的观点独到,让人眼前一亮。
新闻的写作风格流畅,文笔优秀,让人容易理解。
"
文章开头,给大家 10 秒钟,回忆下最近电话一共跳转了多少次淘宝京东。想起来了么?情绪到位了吧,那差评君开始了。
要说这几天让差评君最兴奋(Excited)的事情,不是双十一省了多少钱,领了商家送的多少小样,而是昨天(Yesterday)这么一条消息:
苹果要整治摇一摇广告了。
据时代财经(Finance)报道,有大厂内部人士透露,自 11 月以来,苹果已经通知多家互联网大厂,要求他们(They)移除陀螺仪权限,取消摇一摇跳转广告的功能。
一位广告从业者也证实了这一消息,并表示收到通知的不只是头部 App ,还有很多其他的 App ,范围很广。
要说这新闻(News)有多振奋人心呢,事情一出,话题马上冲到微博热搜第三,占据热搜榜十几个小时。
图源热搜时光机 ▼
咱们昨晚的四条大新闻(News)里,苹果这条成了顶流,吸引所有人注意。大伙儿都认为「 苹果此举,配享太庙 」。还有很多用户高呼安卓厂商跟进,甚至不少人表示下部电话要买苹果了。
别说,这件事上,网友态度出奇地统一。甭管你是什么用户,此时我们(We)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。
嗯,能把 21 世纪网友拉到如此统一战线的,秦始皇不一定行,但摇一摇一定行。其实摇一摇广告,我们(We)上个月吐槽过。但今天(Today)我还想借这条新闻(News),再口吐芬芳一次,带着大伙宣泄下这些天的憋屈。
首先,这事儿反响如此大,一点毛病都没有,因为摇一摇太他妈该被整治了。我就想问问,为什么明明没摇电话,都能触发广告呢?放个电话也算摇吗?
这哪叫打开 App ,你说是在拆弹,我也信啊。
噢不对,它还不如炸弹。人炸弹还讲究个盗亦有道,剪错线了,时间到了才会炸。但 NM 它是一点江湖规矩不讲啊,拿手上纹丝不动,也能触发?图源小红书
按你这敏感度,我寻思死者生前脉搏跳动了一下,你是不是也得跳转啊。最离谱的是,有网友表示自己都把电话放桌上了,广告也能摇出来。
真就如那一句所说:不管打开什么 App ,命运都会让我们(We)相聚在购物平台呗。我估摸着在座各位,都快被摇一摇干魔怔了吧?
但!就在整个华夏网友都处在被摇一摇广告统治的困境之时,突然风雨交加,天空一道闪电划过,一张纸缓缓落下,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:摇一摇,苹果治!Photo by DALL E 3
你说大伙儿开不开心,久旱逢甘霖啊,上苍派人来救我们(We)啦。是的,差评君刚看到新闻(News)时也乐开了花,像是紫霞看到了踩着七彩祥云的齐天大圣。但仔细思考一秒后,我觉得大伙儿期望值不能抱太高。
首先,这件事真实性存疑。尽管消息来自大厂员工和广告从业人员,但根据第一财经(Finance)的报道,他们(They)在询问淘天、京东、拼多多、抖音(Tik Tok)、快手(Kuaishou)等多家头部 APP 公司后,未有厂商明确表示收到苹果通知,苹果也未给出回复。
第二,即便消息属实,苹果也许根治不了摇一摇广告。尽管大厂们不听话,可能会被 App Store 下架,但骗过苹果审核的操作有很多。因为苹果审核团队是看不到 App 的完整源代码,大部分审核流程是在各种场景下去模拟用户去使用和交互。
差评君简单说一个套路。苹果审核中心的网站 IP 段在开发者圈子是一个公开的秘密,软件检测到这些 IP ,明白自己在哪,就自动禁用摇一摇广告。
一旦离开这些 IP ,来到用户手上,它们(They)就会原形毕露。
可能者还有第二套办法。大厂们平时乖一点,遇到 618 ,双十一这类大促了,诶我一个热更新,继续摇摇乐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各位大厂真把果子哥逼急了,把 iOS 系统陀螺仪权限交给用户,根治摇一摇也不是不可能了。
那目前(Currently)来看,我们(We)对摇一摇有没有辙?其达成在关于摇一摇相关规定,只有网上终端产业协会出的一项规范标准 触发灵敏度不可过高,如设备加速度不小于 15m/s ?,转动角度不小于 35 ,操作时间不少于 3s 等等。
但这只是行业标准,相当于只是呼吁一下大家别玩脏的,约束力不等同于法律(Law)法规。所以说白了,对这类广告,如果你不得不用他家的 App ,目前(Currently)也只能忍着,甘愿成为被宰的肉鸡。不过,以后摇一摇真被某个盖世英雄救了,差评君也并不乐观。
因为电话 App 里的广告进化速度太快了,太变态了。那种满屏跳过的开屏广告还没死多久,摇一摇就把我们(We)干够呛。
同理,摇一摇倒了,也会有千千万万「 摇一摇 」站出来。我之前文章就提到过,在某个壁纸软件,你哪怕没点击广告,只是按住广告区域滑动,一旦距离低于 1.5cm ,也会进入广告。
还有的信息流里的广告,做得和帖子一模一样,甚至标题会顺应 3 小时前的热点新闻(News),高强度更新。上次哈登被交易,广告主直接不演了,在广告位发了这样一句话。
你说这种压根不是用户主动意愿点进的广告,它肯定没啥转化,为啥还有这么多商家愿意投。有两点。一个呢,很多大公司的推广部门和运营部门是分开的,各管各的。
推广部门只需要完成自己的 KPI 就行,跳转越多,他们(They)越开心。至于转化率太低,那是别的部门事了。
另一个原因,小商家没经验。我体坛过一些容易误触的广告,有不少是售卖零食、生活(Life)用品的中小商家。一个在电商工作的朋友(Friend)告诉我,其实不是商家想投这类广告,而是平台诱导他们(They)开启站外广告,在别的 App 里投放。
虽然这类广告对商家来说转换率低,但对平台来说,跳转一次,它就能多收一次钱。
总之不管是什么原因,这类极为短视的广告都让现在广告环境愈发恶劣。曾经的电视(Television)广告和视频平台广告,给我的感觉像是一场交易,你提供了内容,我看你的广告,我记住你的品牌,你影响我的消费,挺公平。
但现在这些 App 上的广告,却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、勾心斗角的诈骗。如果我们(We)把时间拨到 10 年前,你会发现整件事情很唏嘘。
2011 年,微信推出了摇一摇陌生人社交功能,这是电话上「 摇一摇 」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。
2015 年春晚,微信借助摇一摇,联合商家狂撒 5 亿现金红包, 30 亿卡券红包,一炮走红。
全国国人一晚上(Evening)摇了 110 亿次,千万人绑定了微信支付。
这一仗,被马云称之为偷袭珍珠港,而在广告业看来,摇一摇把广告模式也从以往的广撒网低转化模式,变成了精准投放的窄广。微信开心,商家开心,群众(Masses)也开心。
差评君记得那年除夕,一家人围着桌子边打麻将边摇电话,胳膊都酸了,大家脸上还带着笑容。时间再来到 2023 年,摇一摇与广告的组合,从一年一度变成了一日十八度。
从之前的精准投放,到如今的无差别广撒网,摇一摇的使用场景和口碑,今非昔比。错的是摇一摇吗?不是。
技术始终是有两面性的,对技术的道德掌控,技术是向善还是向恶,最终还是归结于人。
所以问题的答案,不用我说,各位心里清楚吧。













- 赞(154) 踩(59) 阅读数(5015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-
加载中......
- 发表评论
-